人们在拿起一杯葡萄酒后,常常会轻轻地摇晃酒杯,经过认真的闻香和品尝后,总是会提到葡萄酒中的一种重要物质——单宁(Tannins)。在品鉴葡萄酒,特别是红葡萄酒时,单宁通常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,被称为葡萄酒的骨架。那到底什么是单宁?单宁缘何而来,又有什么作用?高单宁的葡萄品种有哪些?高单宁的葡萄酒又该如何配餐?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什么是单宁?
单宁是一种天然的酚类物质,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、种子、茶叶、核桃、树皮、木头、树叶和水果皮等中。单宁主要可以分为两类:水解单宁和聚合单宁。水解单宁广泛存在于橡木皮和各种植物中,它可以在水中或者酸性溶液中分解成更小的分子。聚合单宁不溶于水,主要出现在茶、石榴以及葡萄的皮、籽和梗中。
葡萄酒中的单宁一般是由葡萄籽、皮及梗浸泡发酵而来,或者是萃取橡木内的单宁而来。单宁在红葡萄酒中广泛存在,可以说是红葡萄酒的灵魂。一些经过橡木桶陈酿的白葡萄酒中也能发现单宁的身影。
作为葡萄酒中特有的物质,单宁的多少可以决定酒的风味、结构与质地,影响着葡萄酒的颜色、陈年能力。缺乏单宁的红酒质地轻薄,没有厚实的感觉。而单宁丰富的红酒可以存放经年,随岁月逐渐酝酿出香醇细致的陈年风味。单宁也为葡萄酒增添了酒体的复杂度,建立起葡萄酒的“骨架”。它和酒液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反应,生成新的物质,增加了葡萄酒的复杂性。
单宁的口感
单宁闻不到也品不了,只能去感受到它,它会给你的口腔带来一种涩感,这种涩感是由单宁和口腔唾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反应而产生的。在品尝单宁的过程中,你的舌头中部和口腔前部味觉为灵敏,能体会到单宁特有的涩感。如果一款酒的口感尝起来感觉“生涩”、“青涩”,说明这款酒的单宁还需要时间来软化。在漫长的陈储岁月里,单宁会逐渐变为柔顺,由粗糙变为细致,这时候喝起来才会感觉圆润顺口,“涩”得恰到好处。
葡萄酒中单宁的来源
葡萄酒中的单宁主要来自于葡萄皮、葡萄籽和葡萄梗。另外,葡萄酒在橡木桶中陈酿时也会萃取橡木桶中的单宁,为葡萄酒增添复杂的风味。
葡萄单宁
葡萄单宁来自酿酒葡萄的果皮、种子和果梗。在红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,由于对果皮的浸渍作用,使存在于其中的单宁和色素溶解在葡萄酒中,其含量通常为1-5g/L。单宁可影响葡萄酒的结构感和成熟特性;而色素则主要影响葡萄酒的颜色。正是这个原因,从而使得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含量远远高于白葡萄酒。
但是有些红葡萄酒中单宁含量也高于其他普通的红葡萄酒,这是因为酿酒葡萄本身的单宁含量较高。比如,用内比奥罗(Nebbiolo)葡萄所酿的意大利巴罗洛红葡萄酒(Italian Barolo)就是一款高单宁含量的葡萄酒。